冬日街头,一阵迷人的焦香探入鼻尖,转过街角,小贩推着大烤桶,伴随着声声“烤红薯”的叫卖吸引一群孩子。
这大概是每一个冬天最经典的开场白,秋冬的人间至味不过是一个烤红薯而已。
飘洋过海,一只番薯的前世今生
“红薯”、“地瓜”、“番薯”是不是傻傻分不清楚,其实甘薯、红薯、山芋、地瓜、甜薯都是番薯的小名,作为大多数人童年回忆的它名号是只多不少。山东人称其为地瓜,四川人叫它红苕,北京人呼之白薯,福建人则称其为金薯。
在红薯的众多名号中,被人们称呼最多也最为广泛的还是“番薯”。其实番薯的名字里带一个“番”,是因为番薯本人竟是个“外地人”。
而普遍认为,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番薯被引入。当时,闽中正是大旱,五谷歉收,许多农民流落街头。多年在吕宋(即菲律宾)做生意的福建人陈振龙,发现当地种植一种叫“甘薯”的块根作物,它不仅耐旱易活,而且生熟都可食用。想到家乡福建山多田少、粮食不足,陈振龙便决心要将甘薯带回家乡。陈振龙将红薯藤缠绕进吸水后的麻绳中,再用粗麻绳捆住行李,巧妙躲过关卡的检查,最后放于船舷上运送回福建。番薯入福建后,因为自身强大的适应能力,不仅产量高,而且口感也很好,福建人不仅填饱了肚子,还填满了口袋。因此百姓也亲切地将番薯称为“金薯”。
从此,这位“外来货”凭借着极强的生命力,扎根在许多省份的土地上,并以花样的吃法,串联出一个“番薯江湖”。
龙岩成就零食“小金条”
“无所不能”的番薯以多样的吃法在大家心中生根发芽,丰富了我们的食俗文化更融进地方风情中。
而番薯的故事从菲律宾到福建,又从福建到全国。传说陈振龙的后代又带着番薯去往北边的山东、河南等地,那里的人们把番薯叫做地瓜,而作为推广者的福建人(多指闽南)说话的腔调也被称为“地瓜腔”。
过去穷苦日子里的深情陪伴,激发了福建人对番薯的探索之心。之后,福建人四处求开拓,各地农民大力种植番薯,做到“人人识地瓜,人人吃地瓜”。
而福建龙岩作为“世界地瓜之都”,地瓜界的“扛把子”,已有三百年种植地瓜的历史。当地人利用龙岩独特的山区气候条件和富硒的土壤条件,成就了经典的黄皮红心的地瓜品种。
随着龙岩人不断钻研,真正开启了属于龙岩的“全民种薯”时代。龙岩政府组织一批土肥专家精心研究出“地瓜肥”,并成功繁育出脱毒薯苗,保证番薯能在龙岩的好山好水中茁壮成长。
在盲吃也不会踩雷的“美食天堂”龙岩,龙岩人的“野心”也绝不止于如何种好番薯,如何吃好更是骨子里的基因。如果要提到龙岩的“吃”,当仁不让的必定是位于“闽西八大干”之首的“龙岩地瓜干”。早在在清朝乾隆年间,龙岩地瓜干便被誉为“金薯片”,成为宫廷宴席上的珍贵小点。
沿袭着老祖宗的技艺,龙岩人不断求索,推陈出新,地瓜制品形成“两大门派”——“红心派”与“紫心派”。龙岩人研发出3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开发出了蜜饯型、代糖型、保健型、香酥型的特色品种,让食客见识零食界的“小金条”。
如今,提起福建龙岩,大家立刻会想到它的红心地瓜干,可见地瓜干已然成为龙岩的代名词。
而带着“地瓜腔”的“龙岩地瓜干”也早就融入全国老百姓的生活中,全国八成以上地瓜干都来自龙岩。
远渡重洋,落户福建。小小的地瓜干,伴着邻里街坊的笑语欢声,在生活的烟火气中让闽人风味声名远播。也正是这一块小小的地瓜干,串联出食客们食俗风味的记忆,留住福建人的桑梓情怀。
重峦叠嶂的龙岩成就了黄中透红、软糯松香的地瓜干,这位零食界的“小金条”,展现着独“薯”于福建的智慧。
来自: Android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