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前,由于工作关系,曾四次出差南京,每次南京之行都少不了拜谒中山陵。
在南京紫金山小茅山南坡的苍松翠柏环抱中,矗立着一座驰名中外的陵墓建筑——中山陵。九十二年前,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长眠于此。
寻着整齐宽广的台阶凌霄而上,我们仿佛走进历史时空的隧道,夹道深然的林带用浓稠的绿浪推涌着我们肃穆而沉重的步伐缓缓靠近伟人的灵魂。这个只在南京生活了95天,却把永恒的眷恋托付给南京的伟人背靠青山依势而坐,敞开胸怀向每一个前来问候的游人致以无声的敬意。
1911年10月10日,黄鹤楼打响了推翻封建帝制的第一枪,12月19日,17个省的代表汇集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政府临时大总统。次年1月1日,中山先生从上海赶到朔风凛冽,大雪覆盖的南京,从此,中国历史开始了创建共和的新纪元。虽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只存在了三个月,却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孙中山先生对南京的情愫也由此长久萦系。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溘然长逝,宋庆龄、孙科亲自为他选陵定址,经过三上紫金山实地勘察,最后将墓址选定在小茅山南路的平阜之上。随后又举行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公开的陵墓设计竞赛,共征得海内外40多个设计方案,最终决定采用当时年仅33岁的青年建筑师吕彦直的设计图。吕彦直的设计结构精美雄劲,一望令人顿生敬仰之情。整个陵墓坐北朝南,占地八万多亩,总体布置呈警钟形,象征着中山先生“唤醒民众,反抗压迫”的不屈不挠精神,告诫后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中山陵把建筑融于自然环境中,吸取中国传统陵墓布局的特点,在采用中轴线对称布置方式的同时,明显地留有西方石造建筑的永恒纪念线。它一反传统陵墓建造神秘的压抑气氛,代之以严肃开朗,平易近人的环境氛围。建筑色彩也没有用传统的黄色硫璃瓦和红墙,而采用蓝色的屋顶和灰白的墙身,这一切都反映出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民主的愿望。
中山陵1926年开工,1929年3月竣工, 6月1日举行盛大的奉安典礼,全国各地沉浸在哀伤之中。孙中山的灵柩于当天中午12点在一百零一响的礼炮声中安葬于陵墓,一代伟人安息在紫金山的环抱中,安然度过了92年的风云岁月。而当年为奉安大典栽种的梧桐树,如今已成为绿化南京城的一道道绿色屏荫。
沿墓道缓攀是陵墓的正门,先生手书的“天下为公”临门而悬。“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意指君位不为一家所有。民国创立后,“天下”被袁世凯篡夺,北洋军阀也都把“天下”视为己有,争权夺利,混战不息。孙中山对“天下为私”深恶痛绝,因此不乏一生多次题书“天下为公”四字送人,以表达自己建立共和,追求民主的夙愿。伫立正门碑前,静默地任青烛缠绕,石碑没有留下碑铭传记,只在碑的正面镌刻着由谭延恺书写的镏金大字:“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中山于此”。丰碑巍然耸立,不凿一字,却在无声地传递着伟人平易近人、淡泊名利、呕心沥血的崇高情怀。
拾级而上,“民族、民权、民生”将孙中山一生的追求昭告世人。对满清政府彻底绝望的孙中山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要求,符合当时广大的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民生富裕的愿望,成为革命党人团结战斗的旗帜。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孙中山的丰功伟绩永远标榜于史册。
站在中山陵高处宽阔的平台上,天风缭绕于耳际,举目是无尽的烟波,近处的长灵和远处的雾霭仿佛都能信手揽来包容其间。身后是中华史诗中一个奇绝精谨的篇章,眼前是当代中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历史和现实在这里衔接,理想和未来在这里延伸。
每一个前来瞻仰的游人都听懂了伟人那大理石般凝重的语言,领悟到时空展现给后人的浩茫境界。
中山陵坦坦荡荡地横呈在新世纪的阳光下,使青山更苍郁,昂扬到永远。
来自: Android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