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民生掠影四十年》是我从影以来,在现实生活中的感悟发现,是我所见的民生中值得纪念的点滴亮点。照片拍摄于全国各地,它早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四十年后的今天,回看这个似乎还有些不足的行为脉络,己成为我眼中的中国社会发展掠影。我想这可能就是只有摄影才能做到的,也有一句通俗的话作为佐证:“今天的影像是留给明天看”。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计划经济末期,市场经济初始,城乡集市也刚复现,此时去集市做买卖的人们,还怀着提心吊胆的心情,不时观望四周。(摄于辽宁朝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条件艰苦,可人们的精神文化还是很充实,这陕北高原村中戏台,总是充满鼓乐之声。(1980年,摄于陕北佳县):
改革开放是让人们进市场,使这个国度活起来、富起来的开始。(1983年,摄于辽宁朝阳):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城区市场,乡村集市处处都能见到这开始有收入,有效益的笑容。(1985年,摄于黑龙江):
1989年,沈阳,回思那个年代,物资上虽不丰富,但人们的情感纯朴、真切,这中间的残疾儿童,就是几乎每天在同学的接送下上学、放学,这所学校就在我原来的家附近:
那时的相机成为家中的贵重品,海欧df单反,成为摄影人影友之最,那时的青春容颜就定格在这黑白之间。(1990年,摄于沈阳万泉公园):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的出行基本以坐绿皮火车为主,且多以慢车为多,旅客们在车站候车的时间都很长,候车室基本成为半个旅店,这对年轻的夫妻,沉浸在这幸福的睡姿中,丈夫的那只脚,还圈绕着自己的旅行包以防丢失,这些动作与习惯成为那个时代的符号。(摄于沈阳原南火车站):
这是人们生存的基本需求。担水、劈柴、打煤砖的原始传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在城市中才逐渐结束,它给走过来的人是难忘的记忆与财富。(1995年,摄于沈阳老城区):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升,人们更渴望新成果、新技术的支持,辽宁西部率先办起科技大集,以最大化满足农民的需求。(1991年,摄于辽宁凌源三十家镇):
开放的过程也是艰苦奋斗的过程,他们的先行如同每个鲜活的细胞,使得市场经济流通领域活跃奔腾向前发展。(1998年,摄于沈阳五爱街):
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普遍增长,大街小巷开始出现更多的娱乐之声。(2001年,摄于沈阳):
改造不适合生活的遗存棚户区及住房,提升人们居住与生活质量。(2005年,辽宁抚顺):
人类生存与发展也要面对大自然带来的伤害,如映秀地震后,人们在伤痛与悲哀中还要坚强站起来继续前行,这就是生命的力量。(2009年,摄于四川映秀):
杀虎口村村民梁如意儿子婚礼上,主持人村长延续走西口老风俗嬉斗着老少。(2009年9月,山西右玉杀虎口村):
市场经济中更需要坚韧不拨的精神,这位女售楼员在风雨来临之即,还在坚守岗位,宣传销售。(2009年,摄于沈阳房交会):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人们在晚上观花灯赏明月,放飞彩灯,以祈盼末来美好生活。(2010年,摄于山西怀仁):
婚丧嫁娶是人世间的民俗传承,是生命的繁衍与生息,人们在长期的生命传递中积累着对生命的尊重,并用能表达内心的仪式来展现寄托。(2010年,摄于河北抚宁):
新时代的教育模式丰富繁多,为了孩子成才,不惜一切方式。这众星捧月般的教师与家长共筑人梯来为孩子服务,称为团结合作,以此来培养团队意识。(2015年,摄于辽宁营口):
国家对养老及老年人的设施投入与补贴,让老年人的幸福指数更高。如养老院,老年大学活动中心,养保医疗等,显现于社会的各各角落。(2014年,摄于宁夏青铜峡):
从控制人口数量到鼓励生育,都是为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016年,摄于哈尔滨):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智能机器人走进百姓家,科技逐渐解放人们的体力劳动,让人们有更多时间享受生活和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2016年,摄于沈阳):
在世界性新经济潮汐的底谷,全民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唤起新动力的号角,原本就业等、靠、要的传统,在这新动力中成为主动面对,形成各类态势勇闯市场。(2017年,摄于沈阳):
时代发展物资丰富,生活质量得以大幅提升,寿命延长,多代同堂的幸福己不是稀少之情。(2017年,摄于沈阳):
人的生命过程就是从出生经历幼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至老年的过程,其中,扶老与携幼尤为重要,这种关爱更体现在中华民族的传承之中。(2018年9月,摄于沈阳):
雪少的年度,在公园等地,人工降雪可以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2018年1月,摄于沈阳):
在这快速发展的社会,很多原有行业都在随着新构架而改变,外卖派送与网购快递己成为新时代新产业。(2018年,摄于沈阳):
· 作者简介 ·田立
毕业于鲁迅艺术学院摄影系。曾任美术编辑、摄影记者,编辑部主任,副编审。国家一级美术师、辽宁省文联委员、辽宁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高等学校美术学系指导委员会委员、辽宁传媒学院客座教授。曾荣获:中国政府最高奖群星奖、第十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联合国教科文文化遗产摄影大赛一等奖、奥地利超级国际摄影大赛金奖、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图片故事类一等奖、作品被中国国家美术馆、国家博物馆收藏。
原创 :田立
来源: 大众摄影
编辑:徐晓刚
来自: Android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