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那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芜之地,因地势高且多石,被当地人称为“坟坡”。到了清朝中叶,随着湖南、江西等地商人的迁入,这里逐渐有了人气,他们在此建置义园,即坟地。
解放前的贵阳煤矿村外景然而,真正的变化发生在民国时期,随着“筑东煤矿”的开采,这里逐渐成为了贵阳重要的煤炭供应地,也因此得名“煤矿村”。从清末的小煤窑到民国时期的筑东煤矿公司,煤矿村见证了贵阳乃至贵州近代采煤业的兴起;50年代初,大十字修百货大楼,挖开后发现下面有煤矿坑道,就是筑东煤矿的矿井巷道。回去可以问问你的爷爷奶奶,说不定他们就是当年用作业本的纸去装下面的水银(汞)的一员。
筑东煤矿出煤口,就是实验三中后面的木瓜田(现属西瓜村),旭东路、煤矿村一线是运煤通道,挖出来的烟煤又通过铁轨运到现在的旭东路口加油站周边炼焦。1940年-1950年,筑东煤矿共出煤十八万吨,为贵阳的工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了重要能源。然而,随着煤层的枯竭和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煤矿村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名字却永远的留了下来。
城中村是城市中最特殊的存在,虽然它往往处于被忽视或边缘化的地位,却以低成本包容了许多初来乍到的外来务工人员、大学生和低收入人群。
这片城市缝隙中的绿洲,以其独有的生命力顽强地生长着。夜幕降临,当高楼大厦的霓虹灯逐渐亮起,城中村也悄悄换上了另一副面孔。
狭窄的巷弄里,小贩的叫卖声、孩童的欢笑声交织成一首温馨的夜曲,为这座钢铁森林增添了几分烟火气。
80-90年代的煤矿村十分热闹,一房难求,许多本地的农民(菜农)、师大的教职工/学生、邮电系统职工、来黔“贵漂”居住于此。有网友说当时只要150-300一个月,就可以拥有一个小单间,再贵一点的甚至是一室一厅一厨一卫。
打工人最看重的的交通也十分便利,有在煤矿村和花溪之间的路上飞驰的202路公交车、94路中巴和73路公交车,如今还有阳明祠地铁站。
然而在煤矿村的生活也不是**的。
因为这里的房子大都是上个世纪末本地村民自己修建起来的,依山而建,楼与楼的间隙狭窄,高密度马赛克式的空间格局常常打开窗就“面面相觑”,成了名副其实的“握手楼”。
via:小红书博主@小红薯63BAC188
许多单间的“小黑屋”常年见不到一缕阳光,白天都要开灯,天气不好的时候,更是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很容易落下风湿病。
又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基础设施的落后,这里人口流动量大、卫生脏乱差,常常出现停水停电、抢劫偷盗等问题,无数个日夜背后,是一个个初来乍到、心惊胆战、寝不聊寐的年轻人。
当时煤矿村的廉租房简直是供不应求,导致租赁市场混乱,小编在贴吧找到了2010年12月,用户“time也许会寂寞”的留言:
一个月250,结果到退押金的时候跟我说住满一年的话,才算每个月才250,开始他不说清楚,谁会住那房子一年嘛?冷起来冷死,热起来热死!
via:@四夕说了个啥
煤矿村内的交通则可以用“山路十八弯”来形容,如果你是第一次来,一定会被复杂的交通线路以及接二连三的上下坡绕晕。
在这里开车,几百米能堵出大半天,从前的出租车都不愿意接煤矿村的活。
所以每个路口都有“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的摩的师傅,经验丰富的他们闭着眼都能绕路,经常从人旁边飙车接送客。如果你是上班族,就更需要提前起床避开高峰期,不然很可能堵到你怀疑人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许多人都开始“逃离城中村”,选择去了花果园、或其他地方租房,所以越来越多的房东,都开始主动到街道上招揽租客,曾经在90年代就成了万元户的房东,现在却都盼望着拆迁。
有人在这里住了一阵子,也有人在这里住了一辈子,但无一**,煤矿村都在他们的人生轨迹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精彩故事
via:小红书博主@爱贵州的李小脚
说到煤矿村,不得不提的就是最热闹的街道——旭东路口。
这里“驻扎着”各种特色美食,几块钱就可以吃得饱饱的。那你是否还记得2、3块的豆米火锅,5元一碗的肉末粉,10块3斤的水果蔬菜,还有五十年的老店陶八根羊肉呢、或者那家景记牛肉吗?
via:小红书博主@一虹
听说以前师大附中、贵师大的学生,经常一放学就约上小伙伴,去大快朵颐,一来一回的光阴也见证了两旁梧桐树的春夏秋冬和门面的兴衰更替。
在刚毕业的几年,有的人从煤矿村的山底住到山顶,又从山顶回到山底,最后在这里相遇、相知、相爱,努力打拼后搬离;而有的人在这里初次品尝初恋的滋味,却还是逃不过分手、别离。
无一**的是,那些关于爱情的甜蜜与苦涩、欢笑与泪水,都深深地烙印在了煤矿村的每一个角落。即使多年后再次回首,那份纯真的情感依旧温暖人心。
对于居住在煤矿村的年轻人而言,这里不仅是他们的第一站,更是他们成长的见证者。那些青涩的少年少女,他们为了自己想要的未来,在这里经历了无数的挑战与磨砺。
via:小红书博主@四夕说了个啥